一般人都覺得長輩聽不清楚是正常的,所以多半都放著不管,可是每每在說話的時候,總是會吵到一肚子氣,雖然都知道彼此是無心的,可是長期下來卻會造成家庭失和,到底該怎麼做呢?

常聽說聽力退化會引發失智症的發生,這又是怎麼回事呢?

首先先介紹一下聽力退化的症狀有哪些?

上述狀況都是聽力退化可能會造成的不愉快與誤會。

然而,這還只是聽力退化所造成生活不便的其中一環,其實很多人不知道,聽力退化也會誘發失智症發生。因為聽力退化會導致無法正確解讀他人說的話,常常會有雞同鴨講的狀況發生,做子女的說太多次一樣的話就會產生不耐煩感,口氣會越來越差,長輩也會深感委屈,久而久之, 長輩就不願意開口,慢慢的長輩會越來越封閉,也不願意有社交活動,不願意與外界交流會造成憂鬱症的機率,而憂鬱症的發生也會讓失智風險提升唷!

有研究顯示,孤單的人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增加2倍以上;而多參與社交活動可降低罹患失智症之風險,其相對風險下降4成。

 

為什麼聽力退化會與失智症有正相關性??

是因為我們在聆聽時是通過大腦,而不是耳朵。當我們在聆聽的時候,訊息從耳朵注入聽覺系統,再由大腦處理訊息和辨識聲音。一旦聽力退化,接收的刺激變少了,就會影響大腦的言語識別能力,進而影響記憶力,就容易引發失智症。

因為誘發失智症的主因就是大腦缺少刺激,所以一旦發現聽力開始明顯退化,千萬不要放著不管,應盡速尋求聽力師,或耳鼻喉科醫師的協助會比較好唷 !

 

 

那我們應該要怎麼跟聽力退化的人做溝通呢?
用簡單5個小步驟來幫幫你:
 (1) 先請教專業的聽力師或耳鼻喉科醫師,如有需要,請佩戴合適的助聽器或是輔聽器。
 (2) 將周邊噪音降到最低,並拉近溝通距離,不要過度大聲喊叫。
 (3) 家人要支持長輩,給長輩信心,陪長輩一起面對聽力的問題。
 (4) 可多加利用肢體語言與臉部表情來作表達,讓想表達的事情能更加清楚呈現。
 (5) 放慢說話的速度,並且口齒清晰。
 

最後想要特別提醒大家,千萬別以為只有長輩才會聽力退化。事實上,我們大概從20多歲就開始聽力退化了,只是退化的幅度小,感覺不出來而已。就跟我們人的肌膚一樣,都是2~30歲後就開始老化。尤其現在人愛聽耳機的族群,若音量與降噪功能沒有注意好,退化的速度就容易加快唷!
 

最後附上富聆助聽器帥氣滿分的王聖儒聽力師詳細的影片解說: